金新:《杜鹃花落》惊动网民为哪般?
2024-03-30 20:34:29
  • 0
  • 0
  • 0

《杜鹃花落》惊动网民为哪般?

金新

       近日《杜鹃花落》掀起轩然大波,网上指责它美化侵略日军,毒试卷。著名文学评论家、杭州西湖区作协副主席涂国文是写小说起家的,著有中篇小说集《湖殇》、长篇小说《苏曼殊情传》等多部,他在仔细阅读后评论道:“《杜鹃花落》不是一篇成功的小说,或者说,不是一篇完成度高的小说。但它决非一篇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的作品,这一点,只要平心静气地再认真读一两遍就不难得出结论。它的问题在于艺术表达功底的欠缺,而非思想问题。不能搞文字狱,否则我们最终必遭反噬。当然,它实在不宜搬到试卷上去,更不适合提供给中小学生阅读。可这不是作者的问题,而是命题老师的问题。将一篇艺术表达上有缺失、思想上又容易引起读者误解的作品搬上试卷,是命题教师的一种渎职行为。”

       涂先生当过中学语文教师,现供职于某大学主编针对中小学生的语文期刊,相信这样一位作家型的语文教师的眼光不会有错。

       那么问题来了,《杜鹃花落》这篇有问题而问题不大的小小说为何会在互联网上掀起如此轩然大波?

       想起了一件往事——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著名女诗人、剧作家贺敬之妻子柯岩创作的诗歌,首次发表于1977年1月7日《北京日报》。诗歌运用了“询问—呼唤一寻找一回答”的意象串连逻辑形式,寓情以景,描绘了亿万人民在广阔世界里齐声呼唤、四处寻找周总理的动人场景,并以群众和万物的应和与深情作答,把怀念周总理和追述周总理一生伟业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壮阔、感人的生命意境。这首诗歌后来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拟收入之初,编辑从语文课文的特殊性出发删改了原作,在征求作者意见时柯岩大发雷霆,人教社编辑面对名家震怒的回答是:“如不同意修改意见,此诗将不予收录语文教材。”后来柯岩经过反复斟酌,从大局出发,最终同意了。

       这是件绝对真实的往事。30多年前与人教社语文教材特邀编辑、江苏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许祖云一起责编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中学生优秀作文》杂志,在一次编辑会议上,许老师谈到编辑学生读物的严谨性、重要性、责任心之际,举了《周总理,你在哪里?》这个例子,当时的语重心长至今犹在耳畔。

      人教社编辑对《周总理,你在哪里?》进行修改,因为教材面对的是“一张白纸”那样纯洁而幼稚的学生,教材无小事,即便是小事也会潜移默化成为大事,必须对所有进入教材的文章作思想意义层面、语法意义层面、逻辑意义层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慎考量,以最大程度上符合这个特殊的阅读群体的年龄与心理特征。

       就此而言,涂国文“将一篇艺术表达上有缺失、思想上又容易引起读者误解的作品搬上试卷,是命题教师的一种渎职行为”的定性是切中要害的!

       笔者当了一辈子语文教师的同时编了一辈子学生读物,一直如履薄冰的实在是后者。一篇文章一旦成为学生读物,读者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相比较于一般书籍的发行量,那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尤其是,人在中小学时代的阅读印记会像“基因”样代代遗传,直到永远。

       现在想来,柯岩当年同意修改《周总理,你在哪里?》,在识大体的另一面极有可能是她看到了这首诗歌将因进入教材而“永垂不朽”的灿烂前景。尽管只是“可能”而已,但具有大概率,换作别的刊物,即便中央级的《诗刊》,估计柯岩也会“一万年”不同意。

     一个人可以不读课外书,却无法不读课内书,这个自由与不自由是全世界的共识,具备普适性。唯其如此,网民们对于《杜鹃花落》的口诛笔伐是应该予以宽容的,除少数具有“文字狱”情结的“WG”余孽外,绝大多数人系出于关心下一代的良好愿望,窃以为。

                                                                                                      匆匆于2024年3月30日13时55分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